首页 女生 现代言情 满朝文武都等我瓜吃

第十九章 百姓:陛下事真特么多(1/2)

听书 - 满朝文武都等我瓜吃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6 +
自动播放×

御姐音

大叔音

萝莉音

型男音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
  雨水来势汹汹,不一会的功夫,地面就汇聚了一个个小的积水坑。

  难民们看见了雨水,便也看见了希望。

  朱颜长发湿漉漉的,身体也全部淋湿,但是她却异常的兴奋,她开心的说道:“我临出发前,皇后娘娘便已经安排队伍,为咱们南浔郡的百姓送来了百万斤的稻谷种子,这一两日便可到达。”

  “九公主也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家底,采购了三百多车粮食,现在已经到了泗水郡,最早明天就会到达这里。”

  “陛下救灾的官船,装着一船船粮食,也已经出了易水,不日便可到达咱们南浔郡。”

  “刚刚我用的求雨符纸,便是九公主亲手所画,她才是救国救民的好人呀!虽然她才三岁半……”

  朱颜滔滔不绝的说着。

  众多难民更是感激不已。

  “我们终于不用背井离乡了,我们有救了!”

  “谁说不是咋地!能有口饭吃,谁愿意做难民,谁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呀……我要回家,回家……”

  “我也要回家……”

  “感谢九公主带来的这场雨水呀!”

  “九公主就是咱们北昭的神呀!”

  人们互相传颂着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:“九公主就是北昭的神!”

  更有的人,虔诚的泪流满面朝着北昭京城的方向叩拜。

  “九公主,就是我们北昭的神呀!希望她好人有好报!”

  远在京城的沈云瑶并不知道,在某时某刻,南浔郡开始流传着她的传说,她成了那个比永兴帝还要出名的人。

 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,能求雨下来,他们便不用背井离乡,就可以种稻谷,哪怕啃树皮,吃草根,也能活下去。

  有了雨水,便有了希望。

  百姓最怕的不是死亡,他们更怕的是没有希望的苟延残喘。

  是沈云瑶的符纸,拯救了他们濒临崩溃的心灵。

  沈云瑶的名字,开始在难民中一传十,十传百,百传千万。

  朱颜后来都有点懵逼了:卧槽!这雨不是我求的吗?

  但是却没有一个难民歌颂我?

  不过朱颜又仔细的想了想,难民歌颂沈云瑶,而沈云瑶又是自己的朋友。

  那么四舍五入。

  难民歌颂的就是她朱颜!!!

  既然难民歌颂朱颜了,朱颜的干劲更足了。

  这场雨维持了一个时辰。

  雨水覆盖的区域大约是三十里左右,于是朱颜便继续在南浔郡游荡。

  只要是干旱少雨的地方,她便施法求雨。

  百姓们也开始的慢慢的认识了这个有些婴儿肥的司天监的姑娘,人们亲切的称呼她为九公主的帐下第一走狗。

  朱颜赶紧辟谣,说其实九公主沈云瑶有一个比她还厉害的亲信,兼职保镖的雪国苦海无涯大天师楚霸天。

  她朱颜怎么能称之为走狗呢?

  顶多就是九公主沈云瑶手下的小跟班罢了。

  于是乎,百姓们便亲切的称呼朱颜为九公主沈云瑶的帐下第二走狗。

  朱颜:……

  你们这群刁民,开心就好!

  她是一个想做北昭国师的人,不屑于和南浔郡的百姓计较!

  朱颜一路走,一路求雨。

  百姓都很开心,越来越多的人,返回家园。

  井里出现了井水,山泉也不再断流,河流也都恢复了本来的模样。

  百姓奔走相告,官府也立刻八百里加急把情况送到了京城。

  永兴帝很开心,命令送向灾区的粮食,要加快速度。

  在永兴帝的催促下,不到两三天,救灾的粮食便到达了南浔郡。

  负责赈灾的正是工部尚书田崇文,他到了南浔郡一看,情况很好。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原本想,这南浔郡的百姓一定会急着要造反了,可是当他到了,才发现百姓们正在自己筹资为九公主沈云瑶建立生祠。

  经过一打听,才知道有人在打着九公主沈云瑶的名号,出来求雨救苦救难。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自然是不会相信沈云瑶会求雨的,在他刻板又守旧的世界里,沈云瑶就是一个饭桶。

  所以他根本不信,沈云瑶有那个实力。

  于是他四处找人,终于把朱颜给找到了。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还是比较明事理的,他告诉朱颜不要打着九公主沈云瑶的旗号,所谓人红是非多,沈云瑶还不到四岁的年纪,如果太过于出名,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心里,对她产生不太好的反应。

  求雨这种事,是司天监的活,如果是朱颜做的,那无可厚非。

  但是如果变成了沈云瑶弄来的符纸,其他人怎么看怎么想?

  一定有人做文章的。

  万一有人说九公主沈云瑶是个妖孽怎么办?

  朱颜一脸懵逼,她做梦都想出名。

  但是她说现在是她做的也没用,人们只会把朱颜归类到九公主沈云瑶的第二个走狗身上。

  是她朱颜做的有什么用?

  百姓还是会说是九公主安排的!

  于是朱颜就告诉工部尚书田崇文,那些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,感谢也都是百姓的肺腑之言。

  这又不是什么作秀,只要百姓是真心的,那么说什么做什么,就都是对的。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想了想,也反驳不了,虽然他总是觉得这样不太妥当,但是关于这件事也就只能如此了。

  随后工部尚书田崇文就是向南浔郡的各地分发粮食。

  百姓们拿到粮食之后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九公主沈云瑶的赞美。

  “九公主人真好呀!这粮食送来的真快!我们终于不会被饿死了!谢谢九公主呀……”

  “九公主就是北昭的神女呀!”

  “九公主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”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:………

  朱颜:………

  其余官员也懵逼了。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赶紧出面和百姓们解释:“这都是咱们北昭永兴帝给大家送来的粮食,陛下没有忘了你们,正在抓紧救灾,请感谢陛下……”

  “而且陛下说了,不仅会送来粮食,也会送来种子。并且减免咱们南浔郡三年的税收。”

  “陛下说,让诸位一定要努力坚强,大家一起度过难关。只要肯齐心协力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,也没有走不出去的低谷。以后,咱们南浔郡的百姓,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  “请大家不要称呼九公主万岁,这会害死人的!”

  南浔郡的百姓一听,就不愿意了。

  “陛下事真特么多!我们百姓愿意感谢谁就感谢谁,犯法吗?”

  “你个小小的工部尚书你最好闭嘴!别等我们削你呀!”

  “可不是咋地!我们就感谢九公主沈云瑶,咋地?不行吗?不服你打我呀!”

  “我们愿意喊九公主沈云瑶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陛下不爱听,可以自灭九族呀!”

  “………”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:!!!

  朱颜:!!!

  工部尚书田崇文都怀疑人生了,这特么都是刁民呀!

  这也太难了吧!

  本官好汉不吃眼前亏!

  本官能伸能屈!

  于是,经此一役,工部尚书田崇文在放赈灾粮的时候,也打上了九公主沈云瑶的旗号。

  百姓们更加欢呼雀跃,奔走相告。

  这倒不是南浔郡的百姓都是刁民,而是他们很生气。

  大旱几个月,人都饿死了很多,可是朝廷救灾不力。

  若不是九公主沈云瑶的符纸求雨,那么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
next
play
next
close